本播讲改编自:吴闲云《煮酒论西游》长篇古典小说《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如同一部天外来书一般,令后世惊叹、神往、痴迷,进而困惑,甚至隐隐生出些许怀疑、不屑之情,不假思索地以为这不过是一本“小打小闹”的儿童读物罢了。作为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西游记》至今仍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凡有读过原著的读者们,在认同这部小说十分有趣之余,心中难免又会产生诸多疑问和困惑,例如:1、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取来真经究竟有什么用呢?2、为什么西天取经的任务非得指派唐僧去完成呢?3、为什么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以后就明显变得不像之前那般厉害了呢?4、为什么各路妖魔鬼怪能轻易捉住唐僧,却总也吃不到梦寐以求的唐僧肉呢?5、书中那些五行、金丹、心猿、意马等古典术语究竟蕴涵着怎样不为今人所知的意义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世人经过反复地玩味与思索,竟始终不得其真意。由此,那些曾受到现代自然科学和进化论熏陶过的今人,在古人的思想究竟是高明、还是愚昧的问题上,往往都会不自禁地去选择第二个结论。于是,这些人就带着“理智、先进、科学”的优越感,心安理得地不再理会这些看似愚昧的文字逻辑线索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虽看似“满篇胡话”却还挺有趣味的《西游记》也便自然而然的沦陷为一本精彩纷呈的“长篇童话故事”了。就连博学高才的鲁迅先生,也未能免俗,误把《西游记》归入神魔小说一类(甚至可以说是特意为了《西游记》而创立了这个文学门类),就此“任由”作者吴承恩的“胡思乱想”就那么原生态地留存于世间。即便如此,这部历来被人们公认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终究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异数”,它却尤其能与中华文明贴根贴底,无疑是一部洞悉中国古典文明精髓的精心、良心、苦心之作,并且,也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作品。它既超越了古人的想像,也超越了现代人对古人的想像,因此才会显得尤为神秘、独特和难以理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甚至超越了天、地、鬼、神,直指人心深处的本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我于有生之年,能够有幸阅尽古今各路文神对“西游之路”的感悟与评鉴。“吾将上下而求索”:有朝一日,甚至有机会著成一部专属于我生命中的——《黑西游》。
作者:(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 《爱弥儿,或论教育》,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