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分判,三才定位,人处天地之中,五气合身,故能长且久。后人自昧其性,自役其神,自挠其气,自耗其精,所以不能与天地合,逆取短折而甘心焉,每切痛之。《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又曰,常无欲以观其妙。《[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曰性善,又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皆着性命之要端也。仆因阅藏书,得唐贞一先生坐忘论七篇,附以枢翼,识见不凡,明指大道,先导人以敬信,使心不狂惑,次则令断其缘业,收心简事,体寂内明,故又次之以真观,中外无有,然后可以跻于泰定,气泰神定故曰得道。前悉序坐忘之阶渐,其坐忘总说,不过无物无我一念不生,如敬信篇直言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伦类经言无少差,苟造坐忘之妙,神气自然相守,百脉滋润,三关流畅,天阳真气来居身中,此乃长生久视不传之道。古今尊尚,神仙悯世,不得已而语,学者当静虑研思,勤而行之,勿视为古人糟粕,而徒取自弃之讥者也。峕丁未重阳,锓木以广其书,真静居士谨序。
网络著名播客肖慧、心如朗月五度携手,倾情演绎托翁不朽名作《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类文化史上少数的巨人之一。在对全世界文学有巨大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是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崇高的作家。 在托尔斯泰全部作品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是三个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而《安娜·卡列宁娜》则是"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情节围绕着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与青年军官弗龙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一条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主人公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基蒂的爱情婚姻生活。 作家利用这个庞大的体系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动而深刻地写出了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的时期,也就是作家所谓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刚刚有个安排"的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提出了这个历史时期俄国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道德、教育、妇女、儿童、城市、农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表达了他本人的许多观点。
欧洲学经典;经久不衰的大众心灵读物 自1953年出版以来,再版达14次 19世纪末期,一个英国小男孩用日记写下了他成长期的困惑。他生来赋有通灵的能力,能看见灵光和灵魂,能看见人身上死亡和疾病的颜色,能感应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他成为父母眼中的“怪胎”,不断受挫,直到遇见家庭教师帕摩先生,才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师生两人在灵学上一起实验和探索,思考通灵的真相、人死后的世界,以及的真理。 这部日记经过亲友的再三说服,后来作者才勉强同意出版,但他开出两个条件:一是,日记必须在他死后数年才能出版。二是,书中的名字必须更改,以免为还活着的亲友带来困扰。
读史要有“学问”,且不可被漫长的历史;“骗了无涯过客”。要破除对历代的帝王之术的神秘感,要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经验分析历代的治乱成败,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还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政治与道德的关系;而在具体操作上,则要谙熟通权达变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规。能够做到这些,虽未必能赶上大智大贤,也应算是会“读史”了。当然,要真正读懂历史,又谈何容易?正所谓“一篇读罢头飞雪”,没有宏大的气魄,没有沧桑的经历,没有丰富的知识,即使对史书倒背如流,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历史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方可称得上懂史。而人一旦到了这个境界,恐怕就可以“创造历史”了。“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血腥的战乱也许暂时过去了,但人生的“战争”却永远不会停止。因此,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永远都不会失去意义。至于意义的大小,就全凭个人的觉悟程度了。